行业风向
全国工艺美术乱针刺绣高级研修班开班 共探刺绣艺术传承新篇
2017 年 7 月 26 日,宝应县迎来了一场工艺美术领域的盛会 —— 全国工艺美术乱针刺绣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这一由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宝应委组织部、宝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宝应县朱军成名师工作室,宝应乱针刺绣行业协会承办的研修班,吸引了众多业内目光,为乱针刺绣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开班仪式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刺绣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驻会副会长王志杰、江苏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黄小平、秘书长汪彤,扬州市人社局书记梅存旺,宝应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张利,宝应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吉琳以及省人社厅刘跃华、李志宇等领导嘉宾出席,充分彰显了此次研修班的高规格与重要性。吉琳主持开班仪式,她以热情洋溢的话语欢迎各位嘉宾与学员,拉开了此次研修活动的序幕,而朱军成大师则凭借其在刺绣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承担起后续授课活动的主持工作,确保整个研修班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此次研修班的课程安排紧凑且精彩纷呈,涵盖了乱针刺绣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创新,从审美提升到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的关键内容。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明的 “绣发展概述” 课程,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带领学员们穿越时空,探寻刺绣艺术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使他们明晰了乱针刺绣在整个刺绣艺术谱系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为后续的深入学习筑牢根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廖军在 “如何做好传统工艺的创新和设计” 的讲解中,以其前沿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启发学员们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将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刺绣工艺有机融合,创造出既具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刺绣作品,为乱针刺绣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开辟新径。
张朋川教授的 “中国传统纹样解析” 则像是打开了一座文化宝库,深入剖析传统纹样背后的寓意、象征和美学特征,让学员们领悟到这些纹样是刺绣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能够通过巧妙运用使其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马聪的 “代设计与刺绣产品的延伸” 着眼于当下的市场需求和生活场景,探讨如何将刺绣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拓展刺绣产品的应用领域,从家居装饰到时尚配饰,从文创产品到生活日用品,让刺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在营销与发展策略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葛军主讲的 “工艺美术品的营销策略” 为学员们带来了实用的市场推广技巧和品牌建设方法,助力他们将优秀的刺绣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双赢。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徐艺乙从文化研究的高度出发,在 “生活美学需求思考刺绣艺术的永续发展” 课程中,引导学员们关注社会文化变迁对刺绣艺术的影响,让刺绣在满足人们生活美学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传承文化、引领生活风尚的重要力量。
此外,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刘爱国的 “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 分享,促进了刺绣行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思路;赵农教授的 “绘画与刺绣融合审美” 提升了学员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水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胡平的 “非遗传承与艺术创新” 则进一步强化了学员们对非遗传承使命的担当和对创新精神的追求。
此次研修班的参培对象可谓精英荟萃,囊括了全国乱针刺绣行业具有省市大师称号、中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人员、高级技工以及从事设计创作的人员,约 120 名学员齐聚于此,他们怀揣着对刺绣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渴望在这个平台上汲取知识、提升技能、拓展视野。研修班结束后,学员们将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结业证书》,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他们在刺绣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有力凭证,将为他们在行业内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支持。
全国工艺美术乱针刺绣高级研修班的举办,搭建了一个高端、专业、多元的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了行业内人才的成长与技艺的提升,加强了刺绣艺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对于推动乱针刺绣这一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有望在未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刺绣人才,创作出更多精湛的刺绣作品,让乱针刺绣在工艺美术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续写这一古老艺术的时代新篇,为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